2017年12月14日 星期四

心臟超大顆之公開課(生物篇)

雖然退休了,但還是和宜蘭的自然輔導團「糾纏不清」,只要有研習或共備、工作坊總是去湊一腳,尤其這3年來,因為有一群老師長期參與「探究工作坊」,老師間越來越有默契,探究教學的意願與能力越來越強,也越來越敢改變、突破,每次去參加工作坊忍不住就提出一些難題來挑戰他們。像這次的公開課(輔導團一學期會辦一次公開課),我硬是拐他們放棄最拿手的”pe計劃與執行”(自然領綱學習表現中的一條),挑戰連我都不是很熟的tm建立模型(建模之前當然要有po觀察),真佩服這群夥伴,硬是接下了,而且表現超乎預期!!雖然還有很多地方要改進,但是共備團隊、授課者、觀課者都有很大的收穫啊!!等這些老師更熟練後,將有更多學生、更大的受益!!
以下我試著記錄生物科的公開課:KWL閱讀策略在觀察活動中的應用
實物觀察無可取代的教學意義?
生物組在選主題(不是為了公開課,而是工作坊的教案寫作)時,選了心臟血管、血液循環這單元,共備時正好臉書被豬心洗版,我提出了長期以來的疑惑:如果只是由老師示範、講解或對照課本認出各個部位,把心臟腔室、血管名稱寫出來、畫下來,這樣和看動畫、課本、示範影片有什麼不同?我們大費周章買了豬心,又是切又是灌水,除了觸感外有什麼無可取代的教學意義?既然生物科探究活動以觀察為主,我們能不能來挑戰更有探究味道的觀察?我認為如果無法讓學生看出問題(覺察問題),那就只是看而沒有進到觀察。於是,我們決定朝著如何讓學生自己發覺問題(違和感)來設計。
科學教師想要怎樣的科學閱讀?
另一個我一直想突破的教學是:閱讀,我一直覺得閱讀能力很重要,但「理解、運用、省思及投入文本」在科學學習上是不夠的;解碼、提取資料這些策略多數孩子在國小時就應該學過了(尤其在推動閱讀這麼多年後的今天),國中自然老師要教的科學閱讀不是這樣的!雖然我以前也嘗試過一些科學閱讀指導,但總感覺缺了什麼,而且不易傳達給其他老師,我的腦中一直想要一個:即使學生閱讀能力不是很好,也能有效、有趣、有思考學習的閱讀指導法。正好前一陣子輔導團請來吳敏而教授來入班教學演示科學閱讀指導方法,讓我在混沌中看到一絲光線、找到一個方向,雖然它不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方法,但的確更接近我要的閱讀,於是,我想把KWL的閱讀指導用在心臟、血管觀察這堂課(觀察本來就是一種閱讀,只是以自然或生物為文本),提出構想後,這組的老師竟然慧眼識英雄,也覺得這是好主意,躍躍欲試,那就上吧!!真是一群心臟超大顆的老師啊!!
變形KWL
不過,在寫這篇記錄之前我去查了一下KWL閱讀,發現它是閱讀指導裡很古老的策略,但我們好像變形太多了,還是不要自稱使用了KWL方法,就說是「KWL精神」好了。
一個天馬行空弄出來的教學設計,其實很難用一篇文章說明,所以請大家先參考教學簡報1.2和四格教案1.2(請點入連結,生物科這次連上兩節,第一節心臟與血管由宜蘭國中謝惠娟老師授課,第二節血液循環由五結國中林郁君老師授課),我來說說特色:
從空白到填滿、從已知到未知的探索單

通常我們的教學設計總會包含學習單,而所謂學習單總是由老師出好各種問題規劃好學習步驟和重點,但這次我們的學習單基本上是白紙,有6個欄位,在開始閱讀、探索前,即由學生寫上自己對這個主題的已知(或自認已知),如:寫下自己的已知、語詞表檢核(語詞表示從閱讀文本裡摘錄的重點語詞,如:這堂課的心房、心室、動脈….等列為語詞)---讓學生在探索前欄位,勾選他們認為對這個語詞的認識程度(如:v代表完全理解,?有部分理解,x沒聽過或不知道) 、由老師出的問題,作為這次學習的指定任務(如,心臟構造圖或心跳、脈搏次數),學生要在探索前先選2個小題試著回答以上皆為盤點學習者的已知(what do I know?),憑直覺去寫,不計分。
另外有12個欄位是寫下關於這個主題你想問、想深入學習的問題,這是讓學生提出想學” (what do I want to know?)
舊的不去,新的會來留下學習軌跡
在一般以文本為主的閱讀中,我們會請學生用筆標示語詞,寫所發現的訊息,標出有趣的訊息,在閱讀(或觀察)過程中,引導學生隨時把閱讀的資料和自己所寫下的已知做比對,連結,澄清,再把老師給的任務完成,最後思索自己提出的問題。像這次觀察型的閱讀,則以文本(或探索單)提供的資料,邊閱讀邊和實物比對,從中獲得自己的新知。
在這裡我們會要求學生之前以藍筆寫的已知不可擦去或塗掉,在閱讀過程中獲得的新知或新看法、問題都以紅筆寫上,透過新舊並存的探索單學生可以看到自己的學習歷程,老師也能了解學生概念的轉變,這才是學習。

 
閱讀後檢視新知(What have I learned)
閱讀、探索完畢,回到「語詞單」上的「閱讀後」欄位填入V、?或X,在備註欄寫些新發現。把探索單上重要的新知、新看法圈出來,最後檢視是否回答了自己提出的問題嗎?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在語詞表的檢視裡,發現有很多人在閱讀前是「v」,表示他認為自己完全了解(這班是被借上課的,這個進度早已上過、段考也考過),但閱讀後卻寫了「?」,表示他覺得還未完全了解,其實我在教師研習時用這個方法也發現同樣的問題,這代表什麼呢?很多學生因為提早學習或補習,對某些概念自認已完全了解,考試也考得不錯,所以他們自己和老師都覺得他們「已知」了,但他們真的「知道」嗎?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正是無法學習新知的阻礙,而「老師不知道學生的不知道」則無法帶領學生進入真正的學習。這次很震撼的是:這是已經上完、考完這個單元,成績很好的學生,但跟第一次上課(2位老師都在自己班上過)的學生沒兩樣,那以前的學習除了用來應付考試外,有在他心智中產生什麼改變嗎?我會想把研習也改成kwl的方式,也是基於同樣的理由:很多老師聽我講領綱已經很多遍了,但他們覺得每次聽都跟新的一樣,我必須看到也讓他們自己看到自己的不知道,才有辦法讓新知進到心智中!(好像繞口令)
提問很重要,由誰提問更重要
提問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也看過很多研習是以提問為主,甚至去觀過標榜提問的公開課,老師拋出問題後針對答題學生不斷追問(名曰詰問),最後學生被引導出正確答案。但是吳敏而老師的示範課一開始就說:請大家觀課時檢核我提出幾個提問??他設定的目標是5個以下,我頓時開悟:提問能力很重要,所以學生能提問才是最重要的。老師要培養的不是出問題給學生答的能力,而是讓學生出題給自己或同伴或老師答的能力。果真,在探索單中由老師提出的問題,多數學生都答得很快,但自己提問一欄就難倒學生了,很多人不知要問什麼?這狀況在教師研習中也沒好多少!AI時代,機器人很會回答問題、解決問題,但他們不會提問,如果我們不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那將來他們就只能當鱉腳機器人而不能當機器的主人!!

這方法能在一般課堂中實施嗎?
公開課後,包括課程設計團隊都提出:這方法能在一般課堂中實施嗎?因為要準備好多東西、學生在第一堂的KWL中一直撞牆、老師也要做很多改變,我說:輔導員公開課本來就不是教一堂課給大家看,而是要傳遞一些理念和特定的教學法, 演示者須做足做滿,做到10分,但觀課者只擷取其中1~2項可行的去做,也是可行的,比如這次演示後,有人決定回去試試KWL精神的教學但他不作實物觀察、有人覺得實物觀察的雞心解剖可行(比較便宜…)…。我覺得只要有老師去做就達到目的了(宛如老師第2天就在理化科實作)
我建議,嘗試任何教法最好以一個段考為階段(資深老師可以縮短時程),不要只是做一節、兩節就下結論說:這個教法不行,學生根本….。因為老師需要經過練習(兩位演示的老師都先用自己班試教過)、學生也需要摸索適應(這一班在第一節時撞牆次數較多,但第2節時就進步很多了),當老師和學生都準備好了,才能看出這個教法的功力。
這堂課我看到老師和學生受到的衝擊和震撼,但是因為篇幅我就不再多寫了,有興趣的老師自己實做試試看,我們可以一起討論!
感謝心臟超大顆宜蘭探究工作坊團隊,為我們一起完成的不可能任務歡呼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